緯利愛大自然 ——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環境、社會與管治(ESG)及企業社會責任(CSR)

我愛做一些幫助大自然和社會的事情,不僅僅是為了現在,而是為了未來。

— W.L. Hung, 行政總裁

尤其對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說,他們很難理解大自然的價值,例如野生動物、昆蟲、植物、河流、海洋、森林和美麗的風景等。事實是,大自然支撐著我們的社會、經濟、生活及未來。我們不應該以為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免費及視之為理所當然,因而常常將它過度開發。

對於緯利,愛人類和大自然(地球)等同:

  1. 教育大眾特別小孩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重要性
  2. 避免使用有毒的清潔劑、農藥(殺蟲劑)或除草劑,實現企業社會責任(CSR),保護人類和自然
  3. 建立緯利城市野生生物走廊,增加生物多樣性,實現環境、社會與管治(ESG)目標
  4. 通過緯利永續健康服務確保可持續的潔淨水資源和衞生
  5. 重建我們的生態系統,增加植物和森林的數量及覆蓋以保護尤其是傳粉(授粉)昆蟲和動物
  6. 保護、恢復和促進陸地生態系統的可持續利用,讓更多的自然棲息地得以可持續發展
  7. 支持森林再生,減少碳排放和達致碳中和,保持宜居氣候
  8. 應對氣候變化並努力保護我們的海洋及海洋資源
  9. 從源頭開始保護人類和自然(地球)的健康和安全
  10. 實現綠色商業(綠色服務和產品)及締造綠色生活

緯利「讓海洋呼吸」保育和教育計劃

守護地球最後一片淨土,讓冰川退燒,讓海洋呼吸,貫通城市野生生物走廊脈搏,繪製綠色藍圖,築建生態搖籃,孕育生物多樣性,讓人類的健康與繁榮得以可持續發展

— 緯利的永續保育目標

緯利讓海洋呼吸,讓生命成長

• 教育大眾浮游植物對於達致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 透過保護浮游植物,使海洋生物更健康,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 提倡保護浮游植物,以保護海洋食物網,包括磷蝦的數量,從而保護鯨魚類的生存

• 宣揚浮游植物主宰地球的呼吸,能夠吸收二氧化碳及釋放氧氣到大氣層

• 宣揚浮游植物和鯨魚是碳截存(碳吸存、碳封存或碳固定)的表表者

• 透過養殖浮游植物,提高大眾對保護海洋和海洋生物的意識

• 鼓勵保育海洋和照顧海洋的健康,停止海洋污染,包括塑膠污染

小藻與大鯨——橫越海洋之旅

故事由鯨魚潛入深海覓食,再返回水面呼吸開始。鯨魚透過其垂直移動將礦物質帶到海洋表面,這種習性被稱為「鯨魚泵」。大鯨魚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遷徙到不同的海洋地區覓食和繁殖,此稱為「鯨魚傳送帶」。在每一次旅行中,牠們總是帶著牠們的好朋友帶著牠們的好朋友——小藻,或者更確切地說,微藻(浮游植物)。原來鯨魚的排泄物中含有浮游植物生長所需的重要養份,如鐵和氮。這就是小藻如何與大鯨魚合作,為大氣層生產氧氣。

浮游植物產生氧氣和吸碳

海洋通過浮游植物(微藻)產生氧氣。這些進行光合作用的單細胞海洋藻類生活在水面附近。微藻非常善於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養份和水轉化為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中,牠們為各種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就像植物一樣,牠們吸收二氧化碳,利用光能製造碳水化合物,產生地球上至少50%的氧氣。

此外,這些微小的生物吸收了大約370億公噸的二氧化碳(CO2),約佔世上二氧化碳總量的40%。這相當於1.70萬億棵樹——等同四個亞馬遜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量。鯨魚在其漫長的一生中於體內積累碳,當牠們死亡,便會連同二氧化碳沉入海底;每頭大鯨魚平均會碳封存33噸二氧化碳,將這些碳從大氣中帶走幾個世紀。而一棵樹一年最多只能吸收48磅的二氧化碳*。浮游植物和鯨魚是碳截存(碳吸存、碳封存或碳固定)的表表者。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文章「大自然對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

緯利愛大自然 ——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環境、社會與管治(ESG)及企業社會責任(CSR)

我愛做一些幫助大自然和社會的事情,不僅僅是為了現在,而是為了未來。

— W.L. Hung, 行政總裁

尤其對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說,他們很難理解大自然的價值,例如野生動物、昆蟲、植物、河流、海洋、森林和美麗的風景等。事實是,大自然支撐著我們的社會、經濟、生活及未來。我們不應該以為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免費及視之為理所當然,因而常常將它過度開發。

對於緯利,愛人類和大自然(地球)等同:

  1. 教育大眾特別小孩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重要性
  2. 避免使用有毒的清潔劑、農藥(殺蟲劑)或除草劑,實現企業社會責任(CSR),保護人類和自然
  3. 建立緯利城市野生生物走廊,增加生物多樣性,實現環境、社會與管治(ESG)目標
  4. 通過緯利永續健康服務確保可持續的潔淨水資源和衞生
  5. 重建我們的生態系統,增加植物和森林的數量及覆蓋以保護尤其是傳粉(授粉)昆蟲和動物
  6. 保護、恢復和促進陸地生態系統的可持續利用,讓更多的自然棲息地得以可持續發展
  7. 支持森林再生,減少碳排放和達致碳中和,保持宜居氣候
  8. 應對氣候變化並努力保護我們的海洋及海洋資源
  9. 從源頭開始保護人類和自然(地球)的健康和安全
  10. 實現綠色商業(綠色服務和產品)及締造綠色生活

緯利「讓海洋呼吸」保育和教育計劃

守護地球最後一片淨土,讓冰川退燒,讓海洋呼吸,貫通城市野生生物走廊脈搏,繪製綠色藍圖,築建生態搖籃,孕育生物多樣性,讓人類的健康與繁榮得以可持續發展

— 緯利的永續保育目標

緯利讓海洋呼吸,讓生命成長

• 教育大眾浮游植物對於達致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 透過保護浮游植物,使海洋生物更健康,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 提倡保護浮游植物,以保護海洋食物網,包括磷蝦的數量,從而保護鯨魚類的生存

• 宣揚浮游植物主宰地球的呼吸,能夠吸收二氧化碳及釋放氧氣到大氣層

• 宣揚浮游植物和鯨魚是碳截存(碳吸存、碳封存或碳固定)的表表者

• 透過養殖浮游植物,提高大眾對保護海洋和海洋生物的意識

• 鼓勵保育海洋和照顧海洋的健康,停止海洋污染,包括塑膠污染

小藻與大鯨——橫越海洋之旅

故事由鯨魚潛入深海覓食,再返回水面呼吸開始。鯨魚透過其垂直移動將礦物質帶到海洋表面,這種習性被稱為「鯨魚泵」。大鯨魚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遷徙到不同的海洋地區覓食和繁殖,此稱為「鯨魚傳送帶」。在每一次旅行中,牠們總是帶著牠們的好朋友帶著牠們的好朋友——小藻,或者更確切地說,微藻(浮游植物)。原來鯨魚的排泄物中含有浮游植物生長所需的重要養份,如鐵和氮。這就是小藻如何與大鯨魚合作,為大氣層生產氧氣。

浮游植物產生氧氣和吸碳

海洋通過浮游植物(微藻)產生氧氣。這些進行光合作用的單細胞海洋藻類生活在水面附近。微藻非常善於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養份和水轉化為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中,牠們為各種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就像植物一樣,牠們吸收二氧化碳,利用光能製造碳水化合物,產生地球上至少50%的氧氣。

此外,這些微小的生物吸收了大約370億公噸的二氧化碳(CO2),約佔世上二氧化碳總量的40%。這相當於1.70萬億棵樹——等同四個亞馬遜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量。鯨魚在其漫長的一生中於體內積累碳,當牠們死亡,便會連同二氧化碳沉入海底;每頭大鯨魚平均會碳封存33噸二氧化碳,將這些碳從大氣中帶走幾個世紀。而一棵樹一年最多只能吸收48磅的二氧化碳*。浮游植物和鯨魚是碳截存(碳吸存、碳封存或碳固定)的表表者。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文章「大自然對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

緯利種植浮游植物來拯救鯨魚

緯利教育公眾,並鼓勵孩子們通過培植浮游植物(微藻)創造獨特的天然氧氣站。通過種植浮游植物來瞭解這些微小生物如何固碳(碳截存、碳吸存、碳封存或碳固定),並成爲浮游動物和磷蝦水生食物網的基礎(初級海洋食物網)。這些浮游動物和磷蝦將成為其他海洋生物包括鯨魚的食物來源,及構建了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拯救海洋生物和鯨魚。當然,最重要的是,讓海洋呼吸(吸收二氧化碳並向大氣產生氧氣)。

從浮游植物的 「種子」開始,最終長成的浮游植物將變成「緯利海洋呼吸站」。最後,這些浮游植物將被送回海洋,從而實現人類與大自然平衡共處,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更美麗的地球。

這是緯利從陸地延伸到水中(海洋、河流和湖泊)的保育和教育計畫,並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s)。

6月8日世界海洋日

每年的6月8日,聯合國都會慶祝世界海洋日。海洋覆蓋了地球的70%以上,支撐著人類以至地球上每個生物的生命。

大海中90%大型魚類已經消逝,50%珊瑚礁已被摧毀,人們從海洋中索取的比自然回復的更多。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新的平衡,不再剝奪海洋的豐富資源,而是恢復其活力,為它帶來新的生命。

世界海洋日的目的是提醒公眾,人類的行為對海洋的影響,並開展一個全球性的公民運動,為可持續管理海洋的項目動員和團結全球公民。

為我們的下一代,阻止塑膠污染

塑膠污染不僅殺死海洋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鯨魚),也會對人類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當海洋食物鏈中的生物進食塑膠時,塑膠所含的毒素會在牠們體內分解或積累。因此,當我們吃海產時,我們其實在吞食塑膠或微塑膠。這些塑膠毒素會導致荷爾蒙異常和影響發育。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是,海洋中的塑膠最終會降解成納米塑膠,這種塑膠極微小,被我們吞食後更可以進入人體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