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攜手走出「人、社會、經濟與自然」融合的道路
企業、學校、科學家連成一體
礙於冰川、陸地、海洋一直較少被外界所深入認識,以為只是一個地域、地理上的分割及名稱,以致大眾忽略了它們對人類與生物生存的絕對重要性。「綠色藍圖-冰川與水、陸地與糧食、海洋與空氣」代表著「讓冰川退燒、城市野生生物走廊、讓海洋呼吸」保育和教育計劃,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及氣候目標(Climate Goals)的關係非常密切。目的是要啟發民眾與大自然平衡共處的意識,從根本上守護人類最重要的生命元素 – 水、糧食和空氣。
社會裏不乏在環境方面的科學家,有冰川(極地)的、有陸地的、有海洋的,也有氣候等領域。他們都是大自然的守護者。他們不僅僅在學術上成就非凡,通過他們不同的實驗、觀察、研究而獲取的數據與結果,為地球的健康開出了很多的「藥方」。但現實情況是,很多的「藥方」都只是在他們的界別內或學術論壇上所流動。原因是,很多時候這些「藥方」無法通過「訊息解碼」,或者以接地氣的方式傳送到社會與大眾裏頭。同樣地,一些具有社會責任的企業與機構,他們也非常願意在SDG及ESG項目上作出貢獻。但他們也面對同一個難題,就是要如何能夠通過「訊息解碼」,為科學家提供資源、為學生提供贊助、為鄉村及山區民眾注入經濟動力,實踐分享經濟成就,推動社會與自然可持續發展。
冰川、陸地與海洋繪製「綠色藍圖」,連接起兩地及不同界別構建融合一體的關係,也為商界、企業、機構創建回饋社會與自然的平台。進而為科學家提供資源、為學生提供贊助、為鄉村及山區民眾注入經濟動力,實踐「分享經濟成就」。通過同步落實理念及實踐,攜手民眾走出「人、社會、經濟與自然」融合的道路,推動世界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推動世界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為了讓大眾更瞭解緯利所推動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怎樣為商界、科學、非政府機構或教育等界別的「加密訊息」進行「訊息解碼」,再將他們連接到大眾(人)、社會與經濟,達致保護環境(自然)。今天,緯利以「讓冰川退燒」保育和教育計劃作為例子,通過「讓冰川退燒-第三極冰川之旅™」連接到「綠色藍圖」的平台,攜手走出「人、社會、經濟與自然」融合的道路。
-
人 –「綠色藍圖:兩地共融」構建起兩地融合的橋樑
SDG在中國™考察團、研學團到訪不同的民族,包括藏族、羌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錫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實踐保育、教育、科普、文化交流與可持續發展。走訪地方社區與學校相互介紹人文地貌,增進彼此的瞭解,種下民族團結與文化交融的種子。「綠色藍圖:民族共融獎學金」鼓勵內地學生通過畫畫、攝影、視頻、故事等任何方式,推動民族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社會 –「綠色藍圖:共享經濟成就」推動資源更好分配,消除歧視確保平等機會
SDG在中國™考察團、研學團到訪內地提升地方曝光和關注,為鄉村及山區民眾注入經濟動力。在當地的每一筆的消費都能提升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即便是身處在山區或鄉村的民眾,也能獲得體面的工作和經濟增長,促進社會持久和平與社區共融。企業、機構參與「讓冰川退燒 – 新疆天山1號冰川之旅」,實踐企業環境、社會及治理(ESG)、企業社會責任(CSR),消除貧困,締造共融社會。保護冰川對全球社會的福祉至關重要,「讓冰川退燒」推動「飲水思源」溯源中華文化,培育更多兩地心繫家國和熱愛祖國的青年,為社會注入更多貢獻。 -
經濟 –「綠色藍圖:適度拿取自然資源以發展經濟,再以經濟成就回饋自然與社會」推動綠色發展、綠色轉型
綠色產業建構「離海洋最遠」的可持續漁業(新疆「海鮮」),減輕海洋的負擔,也助力當地民衆增加收入,加快鄉村幫扶及鄉村振興。新疆蜜蜂小鎮建成蜜蜂(黑蜂)保護區去保護自然生態、蜜蜂,再以蜜蜂主題支撐生態旅遊及蜂蜜產業鏈。內地綠色產業利用「綠色藍圖」連接到香港的企業與人才,作為綠色融資、新股上市前準備工作、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的基地,開拓不同領域的合作,助力「出海」。 -
自然 –「綠色藍圖:冰川、陸地、海洋融合一體」以行動應對氣候危機、氣候變化、全球暖化
「讓冰川退燒、城市野生生物走廊、讓海洋呼吸」保育和教育計劃,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及氣候目標(Climate Goals)的關係非常密切。目的是要啟發民眾與大自然平衡共處的意識,從根本上守護人類最重要的生命元素 – 水、糧食和空氣。建立SDG-in-China™中國在行動、1.5°C氣候行動™、「冰川科研和人才培養專案」、SDG綠色校園講座™、ESD&STEAM™自學頻道,推進科普工作,促成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
「綠色藍圖」促成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

「綠色藍圖」倡議冰川、陸地、海洋融合一體的理念,以行動應對氣候危機、貧困,並推動人類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冰川融水孕育出健康的「陸地與糧食」,也同時鑄造了「海洋與空氣」,海洋呼吸也守護了「冰川與水」。「綠色藍圖-冰川、陸地、海洋」分別代表著「讓冰川退燒、城市野生生物走廊、讓海洋呼吸」保育和教育計劃,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及氣候目標(Climate Goals)的關係非常密切。目的是要啟發民眾與大自然平衡共處的意識,從根本上守護人類最重要的生命元素 – 水、糧食和空氣。
SDG在中國™考察團、研學團溯源山地冰川,實踐保育、教育、科普、文化交流與可持續發展。「綠色藍圖」推動兩地共融、鄉村振興,到訪「世界水塔(冰川)」,踐行「飲水思源,同根同心」並溯源中華文化。提倡共享經濟成就:「適度拿取自然資源以發展經濟,再以經濟成就回饋自然與社會」,實現人、社會、經濟與自然融合一體。
氣候變暖(全球變暖)是引起氣候變化的主因。「綠色藍圖」支持綠色發展,推動綠色轉型、新能源、綠色產業、生態旅遊等。「永續健康行動」推動低碳無毒服務及產品,構建出家居、工作地點及環境良好健康。從根本上減排控制溫度上升,創建可持續城市。
踐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

2030年議程中包括宣言、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169個具體目標,致力確保世界各地所有國家和所有人都涵蓋在內,共同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
2024年6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開幕式發表視頻致辭。習主席指出中國將助力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2025年5月20日,習主席向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論壇致賀信,並指出消除貧困是全球性難題,也是世界各國共同目標。中國經過艱苦努力,成功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
緯利提倡以保育、教育和社會公益活動推動共享經濟成就、共融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踐行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及氣候目標(Climate Goals),作為學習習主席對推動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UN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精神。
「讓冰川退燒-第三極冰川之旅™」推動冰川保護與經濟增長
「適度拿取自然資源以發展經濟,再以經濟成就回饋自然與社會」。緯利相信一個和平與共融的社會是建基於發展,而社會發展,則離不開經濟發展。「讓冰川退燒-第三極冰川之旅™」生動地展現出綠色發展 – 即自然與經濟平衡發展。
2024年4月,迎來首團的「讓冰川退燒 – 第三極4860達古冰川之旅™」,128位師生走入「白色巨人」的懷抱。同年11月,在「讓冰川退燒」計劃見證下,更促成了首次香港與四川兩家學校締結成「姊妹」,為香港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増進對祖國的瞭解,同時促進兩地教育的共同發展。
2025年4月,「讓冰川退燒 – 新疆天山1號冰川之旅™」首發團(SDG在中國™學校研學團、企業/公益機構SDG在中國™考察團)圓滿踐行兩地民心相通共融、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和環保理念。緯利攜手新疆天山冰川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新疆氣象融媒體科普中心、香港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國際扶輪3450地區和沙田扶輪社代表發起「綠色藍圖-讓冰川退燒」。通過「冰川之旅」,一方面推動冰川保護,一方面推動地方經濟增長。
2025年7月到8月期間,為了更好彰顯「冰川、陸地、海洋融合一體」理念的重要性,並更好向民眾展示「綠色藍圖」推動人、社會、經濟、自然融合,走上可持續發展的美好道路。緯利再次走訪新疆多個城市包括烏魯木齊、伊犁州、吐魯番,與政府機關、學校、綠色企業、科研機構等作深入交流,為推動「兩地融合」活動鋪墊好基礎,讓未來香港考察團、研學團能夠更好踐行保育、教育、科普、文化交流的目標。
構建起兩地融合的橋樑

「璀璨香港,大美新疆,兩地共融」實踐保育、教育、科普、文化交流與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2025年4月,緯利攜手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的師生、國際扶輪3450地區和沙田扶輪社代表(氣候行動大使),推動氣候行動,實踐保育、教育、科普、文化交流與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保育:緯利與你一起守護「世界水塔」


緯利攜手氣候行動大使抵達中國科學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在那裏開展為期兩天的「1.5°C氣候行動™ – 讓冰川退燒」。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全球冰川整體處於消融退縮狀態。新疆天山冰川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為師生、企業/公益機構代表準備了一堂豐富的「冰川保護措施研究與應用」學術分享,推動聯合國《2025國際冰川保護年》、《3月21日世界冰川日》、《3月22日世界水日》、《冰凍圈科學行動十年》的倡議。
氣候行動大使通過學習達古冰川17號冰川及天山1號冰川的冰川消融研究結果,明白到溫室氣體與氣候危機的關係。旅程的尾聲,參與者乘坐四驅車進入天山1號冰川保護區,成功登上新疆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推動保護「白色巨人」的決心,踐行可持續發展目標氣候行動13(SDG13)。
「白色巨人」是「世界水塔」的守護者。冰川在全球水迴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儲存了地球上近三分之二的淡水,堪稱是世界的水塔。緯利「讓冰川退燒」呼籲全球採取行動,減低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暖。讓「世界水塔」、「亞洲水塔」繼續履行大自然賦予的天職,守護人類與生物重要的生命元素 – 水。
教育:緯利與你建立更公正和可持續世界


可持續發展教育活動 (ESD Activity)提出了地球面臨緊迫的挑戰,並強調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實施: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氣候目標和社會公益藍圖,旨在增加教育在建立更公正和可持續世界上的作用
香港與新疆學校寫下意義非凡的教育交流!2025年4月,緯利攜手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的師生到訪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第五小學進行文化交流。孩子們通過相互介紹學校、共同唱國歌等增進了彼此的瞭解。香港師生同時體驗了當地文化和特色課堂。維吾爾族學生展示人文地貌和特產、表演民族舞蹈,讓香港與新疆兩地的孩子,種下民族團結與文化交融的種子。這次交流不僅加深了香港與新疆青少年之間的情誼,也為兩地民眾未來的交往搭建了堅實的橋樑。緯利期望提升香港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感,促進香港與內地教育的共同發展。
「您期待我校師生到訪香港,踐行“璀璨香港,大美新疆,兩地共融”,我們對此滿懷期待。」 – 吐魯番市高昌區第五小學黨支部書記曹文敏
緯利作為一個締造和平與共融的推動者,積極推動香港與內地學校的交流,踐行可持續發展目標4優質教育(SDG4)。通過兩地學校的持續互動,為學生們創造更廣闊的學習平台,讓香港學生更深入地認識祖國的廣袤大地和多元文化,增強民族歸屬感;也讓內地學生有機會瞭解香港的文化特色,拓寬視野。未來,緯利將會不遺餘力繼續推動兩地教育事業發展、為促進民族團結和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科普:緯利與你搭建科學文化研學平台


緯利創建包含科學文化的研學活動:「綠色藍圖」SDG綠色校園講座SDG4™、ESD&STEAM™自學頻道、SDG在中國™研學團。目的是要讓孩子和青年人多瞭解國家的文化底蘊,配合不斷創新的科技,推動未來綠色發展,為人類現在和未來的健康、和平與繁榮貢獻力量,實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優質教育(SDG4)及氣候行動(SDG13)。
「新疆天山1號第三極冰川之旅™」首發團走入新疆氣象融媒體科普中心、新疆氣象地面衛星站、天山人工增雨作業基地、吐魯番市氣象局進行科普活動。瞭解天氣預報製作過程、氣象災害預警資訊發佈、農業氣象服務主要內容、人工增雨雪原理等,並現場觀摩了人工增水設備及火箭彈模型。氣候行動大使走進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在導賞員的引導下順利開展地質科學研學活動。博物館展示面積達6000平方米,館藏礦物、岩石、礦石、動植物化石標本1.2萬多件,其中一級品超100件。此次研學活動為香港學生打開了一扇探索地球科學與新疆獨特自然資源的奇妙視窗。
「未來,經開區(頭區)將繼續加大研學旅遊投入,一方面完善現有研學基地設施和服務,豐富課程內容;另一方面挖掘新文旅資源,打造更多特色研學點,推動文旅研學產業高品質發展。」 – 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吳強
「願雙方以此次合作為新起點,攜手深化香港與新疆在地質科學、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務實合作。」 – 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
未來,緯利將會積極推動香港研學團、考察團、商務團、公益機構到訪新疆的協作單位、學校、社區組織、種蜂場及冰川,推進兩地的綠色發展,並以經濟成果與新疆人民共享經濟成就,促進鄉村振興,實現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
文化交流:緯利與你搭建兩地友誼之橋


緯利提倡文化多樣性(多元文化)和人與人之間多守望相助,使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完整和滿足。通過搭建兩地友誼之橋-SDG在中國™,共同推動保護環境、保育、教育的理念,進一步推動兩地文化深度交流。增強兩地民眾互訪,彼此展示人文地貌、文化特色,加深兩地之間的情誼。
這次「新疆天山1號第三極冰川之旅™」寫下多個歷史的「首次」。從到訪中國科學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進入天山1號冰川保護區、登上海拔3850米新疆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到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進入天山人工增雨作業基地、體驗氣象衛星天線接收工作等等。首發團的成功是有賴新疆協作單位的大力支持。而背後最大的推動力,就是彼此都願意守護好兩地的友誼之橋,促進文化交融,實現香港與新疆民心相通,民族共融。
還有,首次以民間力量促成香港與新疆學校互訪,緯利引領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的師生、國際扶輪3450地區和沙田扶輪社代表踐行優質教育(SDG4),向吐魯番市高昌區第五小學維吾爾族小朋友送上畫具小禮物,推動香港與新疆學校文化交流,助力香港學生認識大美祖國,提升民族歸屬感。
此外特別感謝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精心規劃路線及鼎力相助,安排到訪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進行科學文化研學活動。香港學子們通過博物館專業的導賞服務,觀賞礦石標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領悟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這一個個深度的互動,一個個生動的真實故事,就是促進民族文化交融的生動實踐。
「我們期待以此次活動為起點,與緯利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在文旅產業聯動、體育賽事共辦、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領域開展更多務實合作,讓新疆的壯美風光與香港的繁華魅力交相輝映,共同書寫兩地交流共融的嶄新篇章。」 – 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吳強
「我們期待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持續深化合作,為香港與內地青少年打造更廣闊的學習平臺,進一步增強青年群體對國家地質資源和歷史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 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
「再次感謝香港緯利及李金小學對本次交流活動的付出,願我們的合作不斷深化,友誼長存,共同為推動兩地教育事業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和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 吐魯番市高昌區第五小學黨支部書記曹文敏
推動綠色發展,回饋自然與社會
「綠色藍圖」支持綠色發展,推動綠色轉型、新能源、綠色產業、生態旅遊等。「永續健康行動」推動低碳無毒服務及產品,構建出家居、工作地點及環境良好健康。從根本上減排控制溫度上升,創建可持續城市。
「綠色藍圖1.5°C」支持綠色發展。推動綠色經濟、綠色融資(氣候融資)、新能源、綠色產業、生態旅遊等,減少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支持以「一帶一路倡議」與尤其發展中國家合作開展綠色能源產業(比如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項目,並加上數智化管理,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比例)、農業產能和生態建設合作為傳統行業進行綠色轉型,轉化成綠色產業並構建可持續發展商業模式。同時,我們也大力提倡綠色企業和產業鏈,透過深度參與社會和社區的ESG工作,一方面實踐企業社會責任(CSR),另一方面,可以同時實現企業經濟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的方針,共同加速綠色轉化過程,讓全球更快縮減碳排放,以實現“3060”碳達峰及碳中和目標,促成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
「綠色藍圖」推動1.5°C氣候行動™。「讓冰川退燒 – 新疆天山1號冰川之旅」推動「冰川、陸地、海洋與可持續發展」融合一體,令大眾能夠更容易理解要照顧好地球,必須要以「As a Whole整體」的方式 – 即保護好冰川、陸地、海洋。氣候變化(全球暖化)是冰川退縮的主因,只有健康的冰川、陸地與海洋,才能控制溫度上升,從根本上「為地球降溫」。
「綠色藍圖」推動「共享經濟成就-小康故事™」。讓大眾明白到一份體面的工作、收入與小康社會,對於發展地區中民眾的重要性。故事分享鄉村幫扶企業及地方鄉村振興的經驗,如何發展綠色經濟包括現代農業、生態建設和文化旅遊組合成 “脫貧攻堅火車頭”,並提升曝光和關注,吸引更多國內與香港民眾的支持和到訪,為企業及地方的經濟注入可持續性,讓產品連接到香港這個國際都會,進而「走出去」國際市場。
冰川、陸地與海洋繪製「綠色藍圖」,連接起兩地及不同界別構建融合一體的關係,推動世界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在未來,「綠色藍圖」仍會繼續推進保育、教育、社會和自然福祉的工作,以行動呼籲更多人共同應對21世紀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全球貧困、和平及共融社會。
緯利期望企業、機構、非政府組織、科學家與大眾大力支持「綠色藍圖-冰川、陸地、海洋保育和教育與社區扶助」計劃,促成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緯利願意在推動綠色發展及綠色經濟的同時,將經濟成就與祝福傳送到社會不同的群體上,攜手推動社會資源更好分配,以行動應對氣候危機、貧困。
緯利期待各界加入「小蜂緯利奇幻之旅」,願各位在奇幻之旅上融會智慧,貫通人類可持續的未來!
「小蜂緯利奇幻之旅」是緯利創作的一本故事書。旨在透過小蜂緯利與花蜜兒生動的「冰川、陸地與海洋之旅」,推動世界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向孩子、青年人及民眾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小蜂緯利奇幻之旅」